公司新闻
遥感技术监测洪涝(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洪涝灾害)
发表日期:2024-06-20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上有哪些方面的运用?

1、遥感在环境监测方面主要是监测大气污染和水域污染。遥感监测大气污染物可以提供污染物浓度数据,大气污染源排放物烟羽及污染物扩散分布情况,监测污染物组分如NOx、OCOSO2等;遥测水域污染主要有水体富营养化、悬浮泥沙、固体漂浮物、各种废水、海洋油污、赤潮及一些隐蔽污染源。

2、大气遥感监测主要利用气象卫星定期地监控大气温度和水蒸汽垂直分布。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气溶胶含量和各种有害气体,而这些物理量通常不可能用遥感手段直接识别。

3、目前,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主要应用于:① 大气环境遥感:气象卫星除能提供卫星云图进行天气研究以外,也能对河流排泄的泥沙混浊流和海上漂油进行监测。利用陆地卫星图像可分析工厂的烟尘污染,如在陆地卫星相片上能清楚地看到炭黑厂的黑烟尘。② 陆地环境遥感:陆地卫星上也反映大面积水质差异变化。

4、环境遥感的应用从其内容上可概括为资源调查与应用、环境监测评价、区域分析规划及全球宏观研究四大领域。 遥感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 遥感在资源调查中可发挥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近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可观的效益。

5、因此,日益恶化的环境迫切需要实时、快速、宏观、准确的监测技术,以便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极其有效的技术。

6、应用遥感技术于环境调查和监测,指导环境评价和管理,是环境研究的一种新的信息源和新的技术方法。

气象遥感数据对生态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农业生产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综合分析影响水土保持的因素,包括土地分类、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强度、地貌类型、母岩类型、植被盖度、坡度属性等,结合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着重从三个方面收集数据资料:①遥感影像资料(TM、SPOT);②1:5万地形图、土地利用分类图、行政区划图、土壤侵蚀图等;③基于文字和数据表格的监测区详查资料。

遥感用于森林覆盖率统计及分析:用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森林覆盖类型、位置和面积信息,并对分类结果与传统数据调查方法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分类的精度进行了定性评价。实时快速地的获取地区森林覆盖率,可为森林生态环境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遥感卫星可以预测什么灾害

1、遥感卫星技术在各种灾害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地震中,卫星图像可以用于评估地表变化和建筑损伤情况,帮助救援队快速区别受灾地区和无灾区。在台风中,卫星图像可以为气象部门制定预警方案提供参考,同时也帮助救援队了解受灾地区的情况。

2、遥感卫星可以预测的灾害包括洪涝、干旱、地震、台风、海洋灾害等。

3、海啸和泥石流。根据遥感卫星技术应用得知,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预测台风、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遥感卫星,是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

洪涝灾害的科学技术在灾害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中的遥感技术即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涉及水陆空天电领域的多种高新技术都开始应用于抗洪一线,例如有5G、无人机、大功率龙吸水移动排水车等抗洪神器,令中国抗洪救灾更加智能化、应对洪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遥感技术在灾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灾害监测与预警: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自然灾害(如洪涝、地震、台风等)的快速监测与预警,及时提醒人们采取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4、洪涝监测。我国地处亚洲季风活跃地区,洪涝灾害每年发生。作为国家级气象卫星应用服务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十五”期间通过跨部门联合技术攻关,集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气象卫星多光谱洪涝综合监测系统。2003年,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出现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Copyright © 2022-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